拉卡拉逸码通官方网站 | 支付随心 畅享随行
招商服务热线: 13917593637
行业新闻
NEWS
行业新闻
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支付行业处罚已达高点,《条例》罚则更清晰
2023-12-29
  |  
阅读量:26
编辑:
逸码通

    近年来,支付行业整体监管趋严。其中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人民银行加大了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行政处罚力度——罚款数量逐年增加,罚款金额屡创新高。但归根结底,监管的本质是为了保障行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行政处罚力度并不一定会加大。

    随着监管机构对支付宝、财付通进行巨额处罚,以及对多家银行卡收单机构“使用优惠商户交易费率进行标准商户交易并发送到清算网络”进行罚款,再加上密集的“网贷浪潮”,在《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之前,总体可以说,监管部门对非银行支付行业的处罚过去两年已经达到了一个高点。

    另一方面,《条例》的出台,将监管实践中有效的制度提升为行政法规。除了继续强调防范化解风险外,也进一步夯实了法治基础,有利于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稳定各行业。预期的。以此为契机,未来监管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行政处罚很可能进入更加正常稳定的阶段。

    根据《条例》,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对非银行支付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其分支机构按照授权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监督管理职责自然包括警告、责令停业整顿、罚款、吊销支付业务许可证等行政处罚。 《规定》还明确,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根据非银行支付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具体情况给予处分。

   《条例》第五章是法律责任。文章详细列出了哪些违法行为将受到处罚。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规定》删除了大量“基于审慎监管、保障用户合法性”的内容。 “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权益原则”使得法律责任的认定更加明确、准确。与《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2号)的处罚部分相比,《规定》的法律责任内容更丰富、更符合结合当前行业发展现状。